&esp;&esp;阮晴走进台里就发现格外得热闹,原来今天是郭主任的复工日。
&esp;&esp;又要天天看那个猪头了,阮晴心里不忿,怎么不多关几天。
&esp;&esp;之前郭主任不在,对外说是请假探亲去了,但阮晴知道他肯定是嫖娼被抓进去了。
&esp;&esp;阮晴站在一边,看着人群中心笑脸盈盈的郭主任。牛马和人真是不能相提并论,不知道他是怎么和上头解释的,这么重大的过失竟然都能回来继续当他的电视台主任,想来他身后的背景不是一般得深。
&esp;&esp;“怎么在这发愣,不去打个招呼?”
&esp;&esp;“周副主任?”周永宁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阮晴身边。
&esp;&esp;阮晴发现周永宁的口红色号似乎比之前明艳了很多,好像是,从她暂代主任职位开始,她的妆容风格也更加具有攻击性了。
&esp;&esp;“我们以为您之后会升上去来着,可惜……”可惜又是那头猪。
&esp;&esp;别人说这话可能是挑衅、嘲讽,但阮晴确实是可惜,她一直觉得干这行的都是战士。台里流传着一句箴言——女人当男人用,男人当牲口用。而现在,可以说是男人女人都当牲口用。
&esp;&esp;用一点点工资,钓住一群有新闻理想的人,还能让他们死活不松口。周永宁在台里的女员工中很有名望,快速升到副主任之后,职位却迟迟没有上升的迹象。大家心里清楚,是郭主任顶着,一个萝卜一个坑,只有郭主任这个萝卜挪了,才有周永宁的坑。
&esp;&esp;“一切都未可知呢。”周永宁的语气里没有任何失落,反而听起来有些兴致高昂。
&esp;&esp;阮晴没心思也没必要和郭主任打招呼,而周永宁则扬起一个明媚的笑容,穿着小高跟向人群中心走去。
&esp;&esp;阮晴则走回自己的工位。自从前不久候补上黄金档主播后,台里给她换了一个更大的工位,像朱韵锦那个一样大,风景一样美,坐在工位看到的风景也几乎一样。
&esp;&esp;城市的景观千差万别,却总是相似。浇筑的钢筋铁骨长在京市,也长在任何一个大都市。
&esp;&esp;但不会长在阮晴的老家。
&esp;&esp;“真巧啊,阮主播,你的节目什么时候播?”
&esp;&esp;阮晴抬头,来的人竟然是曾理。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,也不知道他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上班了。也对,有句话叫祸害一千年,相信像曾理这个程度,生命的韧性是十个阮晴都比不上的。
&esp;&esp;“月底就播,没几天了。”阮晴露出一个招牌微笑。
&esp;&esp;“好啊,那咱们是双喜临门呐。”曾理抬起手,让阮晴看到自己还缠着纱布的右手,挥了挥。
&esp;&esp;“咱们找个几乎庆祝一番,等等,阮大主播先别拒绝我,我叫了台里很多人一起的,同事聚会,我来买单,哈哈哈”
&esp;&esp;没等阮晴说清楚,曾理就走了。
&esp;&esp;今天可真是晦气。
&esp;&esp;阮晴看了眼手机,日历显示今天是惊蛰。
&esp;&esp;“确实该去去小人。”阮晴自嘲。
&esp;&esp;阮晴转头,却发现工位上放着一份外卖,打开里面是梨的水果礼盒。
&esp;&esp;上面还贴着一张卡片:
&esp;&esp;“给阮主播,吃梨润喉——阮晴吧送”
&esp;&esp;这个署名让阮晴一头雾水,她拿起手机搜索了一下,才发现在微博竟然有一个自己的站子,从上个月开始运营的,粉丝几百人。
&esp;&esp;虽然粉丝不多,但发的内容却很优质。
&esp;&esp;“这条是我去年钱塘江大潮出外景的新闻稿里的图,这条是我前一周拍的科普小视频的截图,这条是我上次春耕去云南农家采访的图……”每一条阮晴都如数家珍。
&esp;&esp;这几年来,阮晴出镜的时候少之又少,想要收集是很不容易的。
&esp;&esp;记得第一次出镜,是台风天去出的外景,阮晴紧张得心都要跳出来。气象主播必须既能播又能写,因为是临时的外景任务,她没有固定的稿子,只能直播前简单写一些关键词。到了直播时,阮晴觉得自己大脑是一片空白的,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完成那次播报的,只记得陪着她的编导得知是她第一次出镜播后,冲她竖了个大拇指。
&esp;&esp;阮晴一直看过当时的视频,一开始是忙忘了,后来是不敢。她没有勇气,怕看到自己在最喜欢的工作中都发挥不好。